经典名著《为了面包》读后感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2:57:54 阅读:

  经典名著《为了面包》读后感

  王宪森

  在文学史上,十九世纪是一个井喷时代,诞生了无数的文豪,那是一个不缺经典的年代 ,作为文学爱好者,我们不能不向往那个年代。可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生活在那个年代却是多么的悲惨和无奈啊。

  在显克微支的那个时代,有无数经典面世,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也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在大师云集的年代里,显克微支能脱颖而出,他凭借的,不是出众的才华,当然,他的才华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在那个时代,有才华的人实在太多。

  显克微支之所以成为伟大作家,就是因为他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不同于雨果,雨果也是很有爱心的伟大作家,可是,在雨果的作品中,很难反映那个时代最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即便是《悲惨世界》,也是充满了理想主义,让人很难有代入感,所以也就少了那种震撼力。

  《为了面包》,是一种真正的悲天悯人。小说写的是19世纪70年代,波兰农民去美国谋生的故事,再现了波兰和美国的社会状况,以波兰移民的悲惨遭遇,控诉了那些欺骗外国劳动人民投奔美国的那些资本家。其实,这些故事,我们本不陌生,在中国,清末民初,一船一船的华人,被一串一串的谎言,吸引到了那个据说到处是黄金的美国,可是,等他们上了船,就开始了苦难的旅行。就像是显克微支揭露的,文章主人公华武隆父女忍饥挨饿,挣扎在死亡线上。

  作者采用现实与回忆交叉的手法,每当身处绝境,濒临死亡的时候,华武隆父女就沉浸在对祖国的怀念中。相信这样的念头,也在那些华侨心中无数次闪现,可是,孱弱的祖国,并不能给他们一点自豪,他们为了活下去而不远万里来到心中的天堂美国,可是,美国是别人的天堂,不是波兰人的天堂,也不是中国人的天堂,至少,不是波兰或者中国穷人的天堂。

  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一百多年之后,还能深深打动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对于背井离乡的主人公的同情。虽然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已经不必为填饱肚子而东奔西走,可是,和华武隆父女一样,我进入到城市之后,始终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棵没根的浮萍。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可是,谁也不会关心谁。为了城市更漂亮,更通畅,他们可以冷漠的对那些冒着严寒酷暑的花甲老人拳打脚踢,而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竟然也会成为帮凶,说他们给城市制造了拥堵,就该驱离,是的,为了自己的心情,就可以打碎别人的饭碗,好一个文明、美丽的城市。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花甲老人,此时此刻,或许就像华武隆一样,已经许多天都水米未进,甚至早就拖欠了一个月的房租。

  在城市里讨生活的小贩们,会像华武隆那样经常回忆起自己的家乡么?可能会的,也可能不会。是的,在自己的家乡,有热情的乡邻,谁也不会因为谁挡了谁的道而大动干戈,谁也不会因为谁穿得破旧而一脸鄙视,遭遇困难的时候,总有人会伸出援手。可是,事实如此吗?不,那只是华武隆们记忆中的故乡,二十年前的故乡。现在的家乡,早就凄凄凉凉,只有垂危的老人在家里等死,只有贫穷的儿童,倚着门框望眼欲穿,渴望得到父母的宠爱,可是他们等来的总是失望。这故乡,已经回不去了!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他会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是,仔细读来,它的时代感又很笼统。比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以及巴尔扎克的很多作品,读起来就会浮想起那个故事发生的时代,仿佛把我们也带入到那个年代中,可是,你仔细读后,却又发现,这个故事,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发生在那个时代,换作是今天,阿Q也照样会那样做,祥林嫂照样也是唠唠叨叨,只不过,唠叨的内容有些不同罢了。这部《为了面包》也是如此,放到如今社会,作为在外漂泊的我来看,照样能够身同感受,仿佛自己就是那个为了向往幸福,却一头扎进灾难的华武隆,一样孤独,一样无助。这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和普通作品的区别。

  最后,用一段摘自《为了面包》里的话作为结语吧:"在这个城市,老是有什么东西在咆哮着,好像在一架大机器里;每个人都是急急忙忙地向前赶路,眼睛转望着前面,没有一个人看见别人的不幸……人要是不能转进这个轮盘里去,那就只好被甩出在圈子外面砸碎,像一个陶土瓶一样。"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