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我的1919》观后感7篇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26:00 阅读:

  五四《我的1919》观后感7篇

  1

  F1512002 杨浏

  2019年4月28日,学院团委组织我们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很纪实的电影,像是顾维钧的自述,把1919年巴黎和会前后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电影最开头的地方,乘着马车前来参会的衣冠楚楚的顾维钧被一大群一战欧洲伤兵拦住,车窗被敲碎,脸上带了伤,衣服也扯破了――从一开始仿佛就预示着巴黎和会里中国的狼狈和无力。

  中国代表团在升旗仪式穿了汉装,这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希望在世界面前笔直地站立的仪式感,但是一句“弱国无外交”就道尽了一切。“如果中国参战,就以大国身份对待中国。”这是欧洲列强许下的空头支票,没有实力就拿不到平等的话语权。说好的五个代表席位被压缩成两个,据理力争竟然是为了换取英美法意对中国在山东问题上的同情!要通过别人的同情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多么无奈、多么可悲!

  更可悲的是,外交官要看政府的脸色行事,而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一直对日本妥协。当时的中国政客仿佛是在拿国家利益换取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家族利益,完全无视了中国人民的意愿。在这样的国内政治背景下,作为外交官的顾维钧纵使旁征博引舌灿莲花,纵使有再大的人格魅力让列强的首脑和外交官乃至他国人民都敬佩他,也无济于事。

  顾维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孤军奋战的,因为中国政府并不支持;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有四万万中国同胞的支持的。

  我本来觉得肖克俭仅凭一腔热血并不会有用,这种冲动行事最后可能就会让别国把刺杀这样的黑锅扣在中国人头上,哪怕你没有做过,因为有暴力和示威游行的前科,你也会成为被怀疑的对象,这样不仅于国家无利,而且会让家人忧心。一开始的顾维钧大概和一开始的我的想法是差不多的,做事情要有大局观,肖克俭的冲动只会让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白费。

  但是到了影片的结尾,我突然反应过来这种天真的执拗和团结有多珍贵。以死抗议是爱国的赤子之心,这一把火点燃的是中国人的反抗精神,是压迫到极点看不见希望终于决定奋力反击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终于从精神上挺直了的中国的脊梁。一个人的呐喊没有用,两个人的呐喊没有用,四万万人的呐喊终究会量变产生质变,会在世界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最终迎来新生的希望。

  勿忘历史,愿我们永葆爱国的赤子之心。

  A1612091 张翕

  2

  2019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多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政府派遣十几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在西方列强的战争中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借此提高国际地位,向列强换回一些支离破碎的主权。然而在协约国胜利后,美、英、法为了安抚日本,竟将同为战胜国的中国架上案板宰割,把德国战前在山东霸占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纵使有顾维钧等人竭力周旋,纵使中国使团最后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牺牲还是没能换来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事件让中国人民彻底认清了北洋政府和帝国主义列强的嘴脸,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光阴荏苒,在这一百年间不知有多少中华儿女牺牲在追求主权完整、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上,最终换来了如今强大自信的中国。今天,中国不用再为了讨好谁而牺牲自己的国民,反而可以在别国的战乱中安全撤侨;中国不用再看其他国家的脸色行事,反而可以当着美、英、法的面在安理会投下反对票;中国不用再为了一纸条约而终日惶惶,反而可以无视任何伤害中国利益的所谓“裁决”。在这背后,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产值,可以令美国忌惮的军事实力,以及团结在一起的十四亿人民。

  顾维钧的1919是灰暗无助的,我们的2019是光明可为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局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

  F1612002 施琪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主义。有人在战场上不畏枪林弹雨,有人在学术上尽心尽力,有人在外交的舞台上面对强权势力坚守民族气节。

  《我的1919》讲述了一战结束的背景下,各参赛国为了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而召开巴黎和会,中国派出顾维钧等五人作为代表团。此时的中国国力尚未从之前的沉重打击中恢复,在国际会议中得不到基本的尊重,甚至连足够的席位都无法争取。为了抗辩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野心,顾维昀在会议上勇敢地发声,这既是他作为中国人悲切的心境、也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内外各种压力时的疾呼。最终,他拒签了凡尔赛条约,留下了中国人在逆境中倔强的身影。

  中国需要务实的人,为自己的理想、也为时代的进步;中国也需要一份情怀,鼓舞每一个人心中有祖国。和平时代谈爱国是容易的,因为我们个人的发展道路和祖国是一致的;但在社会不稳定的时候,在面对与你对立的强权时,我们是否还能坚定地说出我们的信仰,愿意承担这个国家目前的不足并为之奋斗?想必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但对祖国而言,这些可贵的人又是至关重要的。

  这段历史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顾维昀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至少让这个国家慢慢回到发展的正轨上。他是真真切切为了祖国而考虑,在浩大的政治纠纷中也承担外交官的责任。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F1612010  陈天翊

  4

  乱世出英雄,弱国无外交。时穷节乃现,板荡识忠臣这是我看完电影之后的感想。

  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在国际舞台上的表演跟在原始部落中的比划没有什么区别,我孔武有力,你打不过我,你就要听我的,所谓的道义,只不过是为这些行为披上一件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衣罢了。再绵里藏针的外交话术也好,再铿锵有力的游行呼号也好,都不如那一身实实在在的腱子肉。但那却是我们在那个年代下,最缺乏也最渴望的一些东西,是映照于顾维钧决然走出巴黎会场和会时眼里的光的决然眼神中,燃烧在是肖克俭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的熊熊烈焰里。

  生活在如今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无数在那个年代觉醒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甚至是他们的生命,给他们的后人们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应该感恩,感恩那些前辈们给了我们一个繁花似锦的世界,但是更应该清醒,并不是“乱世出英雄,弱国无外交”的法则不在了,而是有人站在我们前面仍在负重前行,他们在国家的战车的后面用力的推动着,沉默着,燃烧着,威慑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推着它往前走,这才有了我们这些在车上的人看到的太平景象,万里风光。

  而现在,到我们这一代了。我们被时代洪流裹下了车,不知不觉间已经站到了该站的位置,国家接下来该往哪里走,它的速度又如何,当我们把自己手里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代手中的时候它的成绩又是怎样的,这一切都还是未知。但是,我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他的未来是可期的,我也对我的同龄人们抱有绝对的信心,他们是充满热情的,活力无限的,他们一定可以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就让历史来证明这一切吧。

  5

  F1512002 王爽

  电影一开始,陈道明饰演的顾维钧坐在车里沉思,他把巴黎和会看作中国历经半个世纪落后与屈辱后的一次机会,一次重新振新的希望。但电影的最后,代表团一句“日本的外交大胜利了,中国的外交大失败了!”揭露了无情的事实:国家振兴的机会永远不会来自外力,更不会来自其他大国的同情。

  巴黎和会的结果真的是日本外交的胜利吗?电影中的日本人是一贯反派的刻板印象,作为外交发言人忘带稿纸,笑容猥琐、自鸣得意,作为斡旋者的美方也淡淡承认自己并不喜欢日本人,但彼时日本在亚洲的战略地位和军备实力,决定了在国际社交上他们并不会失败。国际上存在正义的声音,但永远没有一个绝对公平的伊甸园。不忘国耻,砥砺前进,我们自己的权力,我们自己的尊严乃至我们心中的公平,只能通过实力争取。

  顾维钧和肖克俭是两条线,他们一个以精纯的外交能力和赤诚的爱国热情在世界面前刻下“剪掉辫子的中国人”形象,一个以决绝的自焚抗议唯诺的家国命运,时隔百年,这样的拳拳爱国之心仍然震撼。影片中温柔可爱的梅是一段巧妙的穿插,她是动荡背景下一抹难得的亮色,但正是她的细腻多情,越发衬托出肖克俭至真至纯的爱国情怀,国若不国,何以家为?

  我们的国家正逐步变强,在民族自豪感勃发之余,我们也永远不能忘记,历史上,那些人曾负重前行。

  A01812093  赵晓虹

  6

  1919年,一个所有中国人都不陌生的年代,是中国永恒的一个转折点,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期盼、失望与愤怒,记录了太多残酷的显示和中国历史无尽的沧桑。

  观看《我的1919》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一战中国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处处受到歧视。日本野心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而在和会的辩论会上,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攻势,顾维钧以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日本全权代表收野的一块金怀表,激怒牧野,指责斥之为盗贼,这正落入顾的圈套。顾维钧反诘:日本掠夺了中国山东省,是不是世界的盗贼呢?一块怀表引起牧野如此愤怒,那么山东三千六百万百姓丢失山东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民该不该愤怒呢?继而,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主权、经济等诸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发言获得全世界与全国一致称赞。从这个情景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中国人的智慧,以及中国人的不屈不挠,但是,在观看中,我的内心又是悲愤的,悲愤于北洋政府军阀的妥协和懦弱,悲愤于西方列强无耻地瓜分世界的野心,更悲愤于他们对中国人民应有权利的无视。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给世界人民感受到了无尽的胜利喜悦,巴黎和会的召开,给中国人民以无尽的期待。作为中国代表团的特定公使顾维钧,展现了中国的实力。连同对中国始终冷漠、轻视的让娜母亲也同情中国,向顾维钧表示:“中国不应该签字,那是不公平的!”她都赞赏顾维钧的智慧和爱国情怀。

  我国的五四青年节就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在这次和会中,中国人,第一次,向世界说:“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不再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的列强的屠刀下弱小的羔羊,我们有我们的民族尊严!这是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刻骨铭心的痛,而那也是每个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爱国之情。

  我们之所以处处受宰割,是因为那时的我们,不够强大;我们之所以被各国出卖,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太弱小;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抬头与站立!

  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正如周恩来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中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那么,让我们把握好自己,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7

  F1612007 傅海平

  白驹过隙,倏忽而已。距离1919已有百年了。1919年,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无产阶级终于以独立的姿态走上政治舞台,中国的运动终于从精英走向人民。 关于中国的近代史我总是忘不了一句话“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我的1919》更像是舞台剧,一幕一幕展现给观众。没有过多那个年代的介绍,把一个一个事件拍出来,人物的悲欢离合,国家的弱肉强食。 弱国无外交,多么沉痛的历史教训。如今,整整一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无视中国的存在。虽然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但始终在前进的路上。

  本片以顾维钧的视角展现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这段历史,从故事性上来说显得比较单薄,所以导演黄健中为了使影片更加丰富饱满又增添了肖克俭和其妻梅的角色。顾维钧在和会上拒绝签字之前,让肖克俭以自焚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在和会上不公正待遇的抗争,即便自焚事件是虚构的,也依旧震撼人心。

  片中顾维钧曾说“是民众是整个国家将你推到一个历史的坐标”。深入的去学习国际关系历史和理论后,越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外交代表所面对的压力与学生所无法想象的复杂情况。比起肖克俭高喊口号自焚抗议,顾维钧默默的承受与贡献却更勇敢。一个外交家最重要不是巧舌如簧而是一颗坚定赤诚的心。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