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辛亥革命》有感:保持一颗爱国心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22:34 阅读:

  保持一颗爱国心

  ――观《辛亥革命》有感

  李梦瑶/文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然需要了解国家的历史,知晓这个民族奋斗的痕迹。在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豪情。

  20世纪初,曾经辉煌的中华大地一片狼藉,一个偌大的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败落,半殖民半封建的现状让很多仁人志士心中悲愤难抑,他们奔走呼号,愿意为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

  历史上一场轰轰烈烈的伟大革命运动就此拉开帷幕。先是秋瑾、徐锡麟等一批革命党先驱先后牺牲,革命陷入低潮。于是,孙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组织力量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和徐宗汉假扮夫妇,秘密潜入广州,发动起义,最终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清政府对革命党人进行血腥镇压,并积极寻求与帝国主义的卖国交易。在这种形势下,革命党人熊斌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革命第一枪,最后占领总督府。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孙中山和同盟会员欢欣鼓舞,经过浴血奋战,最终革命进入南北对峙局面,最终唐绍仪和伍廷芳坐下来会谈,双方最后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孙中山当选首任大总统。

  革命起起伏伏,斗争惨烈无比。这是辛亥革命给予我最直观的印象。而在这中间,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为了国家民族独立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那些革命志士们。如秋瑾,本来出身富贵之家,却巾帼不让须眉,“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毅然决然投身民族革命,最终被叛徒出卖,宁愿死也绝不投降,32岁被杀害。如林觉民,出身书香门第,却根本无意于科举,最终在新思想的鼓舞下,转身投入革命,最终受伤被俘,在狱中,他留下了举世闻名的《与妻书》后,英勇就义,年仅24岁。

  正因为这些年轻人,他们从来没有只想着自己生活的丰沃,他们心中永远装着的是自己的国家,是自己受苦受难的民族。

  2016年11月,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深情讲到“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正是因为孙中山先驱力量,才鼓舞了更多的人,愿意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呢?我们已经无需再去为吃饱肚子而忧心,更无需为国家民族的苦难而不安,我们需要的只是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学好知识,用好知识,争取能够在不久的未来,可以为国出力,为民族做贡献。这是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更应该成为中学生的梦想。

  观赏一部电影,我们不能仅仅只为某一个场景而激动,我们更应该铭记他里面的情感,记住里面深刻而伟大的精神。那些振臂一呼而百千人响应的力量,永远印记在我的心中,久久难以忘怀。

  ――2018/11/28

  评价:一部电影,给人留下的不该仅仅是场景和故事,更应是一种精神,一个思想,本文叙述了故事,更提说几个重要人物,来谈论他们的精神,充分调动个人情感体验,最终回归自己,表明个人努力方向,实属难得。(指导教师:刘力)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