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102岁》观后感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22:31 阅读:

  《老爸102岁》观后感

  原创: 曾经的也许 

  上周在北京看了《无名之辈》,实至名归,觉得票价花的挺值的,喜欢!因此,对其他几部评价不错的电影也生了一份期待。然而,呜呼哀哉,昨晚看的《老爸102岁》简直就是一部大烂片,失望……

  影片立意不错,看简介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深度探讨父子关系、自我精神独立、老年独立的,探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生活观的佳作。然而,实际效果太打脸,剧情太尬,演技太尬,分分钟让人觉得这么假的套路,到底是导演把观众当弱智呢,还是观众确实是弱智?不然,猫眼上那么高的评分咋来的……

  关于父子,龙应台那本《亲爱的安德烈》里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显然比影片男主幸运,还有背影可目送,有些子女长大后却会成为断线的风筝,一心飘向天际,永远不再回头,听不见父母的呼唤。这时,作为风筝这头的父母,唯一能做的便只能是放手,放手让它去飞、去翱翔,也放手自己的执念,去安心的继续自己的生活。在心中留下一个剪影,算是父与子一场温馨的回味,那些无奈化作执念,只会导致折磨怨恨,不如让往事如烟,随风而逝。他来任他来、他不来便不来,都别惊扰自己的生活。父与子本来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独立的灵魂,拥有独立的生活,两者之间的连线随着情感供需的变化而超强或变弱,都是双方的结果,一个人强求不来。求不得,何苦执着!

  关于生活态度,影片中乐天派的爷爷真是值得人学习。深刻的记得一句话:老而不死是为贼!以前爱断章取义,罔顾上下文语境,觉得若果然每一个老家伙都恬然知耻自挂东南枝,那世间会不会太单调了。后来一想,确实单调!金庸笔下的老顽童、洪七公恨不能多来几个,辫子翘早了可不是人间大损失么。好玩的人,不嫌年龄;不好玩的人,无关年龄。有趣,才是做人的评判标准!有趣的人,忙着做有趣的事,才不理会时间的无情,也没空理会那些“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的歪理邪说。人的老去,不是开始于外在的容颜,而是从内、从心开始的衰老。当一个人的眼里,再也看不见一朵花的花开花落,他的心也就彻底闭门了、枯死了,人也就老了。

  影片内容就不剧透了,剧情太无聊,差点中途退场,想想花的电影票钱还是忍住了,毕竟我这大把的时间更不值钱。建议下载观看,别去影院给阿三烂片支持票房了,我们自己的烂片那么多还不够消化么……

  《老爸102岁》观感

  文智

  102岁的老爸是个每天神采奕奕,只求活得精彩的老顽童,75岁的儿子巴布却暮气沉沉了无生趣,突然被父亲通知要送他去养老院,否则就要完成一系列的疯狂改造任务。

  老爸是一个真正的智者,有豁达的人生观和知子莫若父的通透,以及缜密的思维,他在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预料到了儿子的反应,并用相应的对策化解。

  其实,这位酷酷的老顽童给巴布设计的每一个任务都是相应坛城的运用,闭关学习中,师父引领我们将代表正负能量的事件经历回忆出来,找到相应的体感位置、颜色和形状,负能量用嗡“蓝”消融,归入空性。正能量用准提咒加持,祈祷与万有同在。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我们贴的种种标签,将自己牢牢卡住,洞察其本具的庄严,才是究竟的救赎。体感与标签是互为相应坛城,体感消融的当下,标签“下岗”,还自我一个本来面目,海阔天空,云淡风轻,身心灵得到深层洗礼。

  这位老爸虽然顺序不同,但殊途同归。他用具有代表性的外物,唤醒儿子相应的记忆,激活内在的活力,感受温润的疗愈。给去世的妻子写情书,柔情荡漾;站在公园的飞机前,童心萌动;坐在尖顶的教堂里,幼子乖巧……巴布开始舒展身形,目光泛亮,展露欢颜,久违的朝气和愉悦,在心中弥漫开来……

  那条从十岁起,睡觉就离不开的小毛毯,是巴布执着的坛城。父亲要求他剪掉,说:总活在过去里,心会对世界永远关闭。 巴布由强烈反抗转为欢喜奉行。当看到他剪掉的那一刻,父亲像个孩子般,比赢了王重北还高兴。是啊,过去的就过去吧,就像昨晚的梦,醒了就行了,别再沉溺了。去来自由,心体无滞,方是自在。当真相被娓娓道出,面对儿子,面对父亲,隔着屏幕传来巴布满满的伤感,从天而降的大雨,是落寞,亦是幸福。那些记忆里的伤,依然在,却不再痛。自己值得拥有这份安宁与宠爱。

  父子二人角色倒置, “把自己儿子送去养老院”,笑闹频出,这份逆向思维真是前无古人的“创举”。看似一个个无厘头的要求,无不凝聚着父亲最深沉的疼爱。影片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我不能让你的儿子打败我的儿子。”过程中,伴随着欢乐和争吵,巴布慢慢调整频道,走出多年的阴霾,不再期期艾艾,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白色的头发,白色的胡子,明亮的眼神,风烛之年依然活力无限。102岁宝贝老爸救赎75岁儿子的故事令人感动,给人启迪。活得精彩,死得无憾,一个响亮的口哨,完美退场。

  由这位宝贝老爸想到恩师。前几天,一位师兄分享说,曾经被“业障论”搞得自己像千古罪人,都想放弃学佛了。但自从听 了恩师的开示,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我们都是佛性的光明显现,来自于,终将回归。饱满扬升的能量让她重拾学习的热情。让我想起恩师常说的一句话。  “我们要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多么相应……

  文智

  2018.12.04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