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武训传》有感1500字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2-04-24 11:18:16 阅读:

  观《武训传》有感1500字

  乐小天

  武训,原名武七,乞讨为生,一生成就三所义学院,义举上达朝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特取"垂训于世"之意,赐名武训,同时封为"义学正",赐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享年五十九岁,"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冯玉祥称其为"千古奇丐",被誉为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教育事业的楷模。后人建有武训祠和武训墓,"武公纪念堂".

  缘于一篇介绍武训的文章,勾起了我对武训的好奇,利用周末,特意观看了《武训传》电影,历时3个多小时,感触颇深。从武老先生身上看到了四点。

  1. 纵使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仍然要抱负远大。武训从小到大在欺侮中度过,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1岁之前,想到的是凭力气工作,凭良心生活,却屡受乡绅恶霸欺负,在一次临近绝望中,武训想的不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翻身扬名立天下,而是顿悟在当时,穷人唯有通过读书才能免受欺负,进而立下远大抱负,修义学,旨在让天下穷人的孩子都能免费读书。为实现抱负,武训不顾膝下黄金,下跪筹义款,下跪请先生,下跪求孩子家长容许家中孩子读书。在他的感召下,成功修建三所义学院,所请先生勤于教学,所招学生努力上进,穷人中学有所成者甚众。

  2. 一丝执念,愈磨愈坚。武老先生求捐义款的过程,尝尽挨打、饥饿、欺骗等人间疾苦,受尽旁人质疑、白眼、奚落等人情世故,但并未因此退缩,相反修建义学院的决心更加坚定,(www.huamate.com)乞讨38年,成功修建义学院3座。

  3. 吃苦耐劳,毫无怨言。从乞讨到做长工,干的都是别人不屑做的工作,一直在凭良心做事。求捐义款时,为了两三文钱,任人拳打脚踢,在他眼里,每一拳,每一脚都是修建义学院的砖和瓦,没有沉沦在对世道不公的抱怨中,相反,用自己微薄之力,试图改变环境。

  4. 忘我。自从立下修建义学院的抱负,眼中无我,即使被当地人奉为武圣人,得到德高望重的读书人尊重,受到当地政府及朝廷的认可赏赐,他没有得意,更不曾忘形。我想武圣人此刻可能会觉得,如若能把立牌坊的钱或者黄马褂换成义学款岂不更好,在他眼里,牌坊不过是一幅石门,而黄马褂只不过是布料珍贵的外褂。

  从这部电影,也有几点感悟。

  1. 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武训办义学,让穷人孩子读书的目的就是明白道理,不被人欺负。当他听到"学而优则仕"的意思,听到孩子们说读好书就能当大官时,心里很忐忑,他跪求正在读书的孩子,读好书后万万不能忘了穷人。读书的目的是知大理,明大义,而不是从此作威作福,扬名立万。

  2. 抱团取火可能是弱势群体的最好选择。武训办义学的钱是30年来乞讨挣来的,武训可以算是资源的收集者,对个体而言,不计较贡献大小得失,资源共享,团队作战,谋得长久生存和成就大事的机会更大。比如有十户人家,有5户的柴火只能支持一天,有5户的只能支持半天,遇到7日至寒之日,十户人家存活的唯一途径是,打破隔离,不分彼此,抱团取火,求得生存。

  3. 做事不能认死理。我对武训得到嘉奖而不受的行为并不认可,我觉得武训既然能为了自己的抱负吃了那么多苦,为何不能暂时迎合统治者的爱慕虚荣,利用在政府得到的嘉奖荣誉,获取更多的资源修建义学院。此外,武训明白持之以恒的道理,修建第一所义学院后,可以一边筹款,一边与学生苦读,通过读书,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以便在今后的义学院修建之路上更加顺畅。

  有个疑问,大凡有惊天抱负之人,是不是必须没有牵挂呢?正如武训所唱"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我想如果武训母亲未死,或者不曾绝望,或者武训有了家室,可能就不会有义学院了。

  最后,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总结武训的一生――"捧起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武训,可敬,可爱,可怜,绝对是一个大好人。

赞助推荐